Care is the cornerstone of our practice

電話 03-2868001#3331、3332

桃園成功路, 3段100號

Mon-Sat:09:00 – 17:00

歡迎 現場來訪

如何面對末期病患焦慮與憂鬱之護理指導

台北榮總 桃園分院 護理部 護理指導單

如何面對末期病患焦慮與憂鬱之護理指導

一、為何末期病人會焦慮與憂鬱?

(一)疾病造成不適症狀:英雄最怕病來磨,當末期病人身體不適症狀出現時,包括:疼痛、睡不好、食慾下降…這些身體不適的症狀,會讓病人陷入焦慮與憂鬱的情緒中。

(二)害怕失能的過程:常聽許多病人說:「我不怕死,可是這病不知要多久,我耽心拖累家人」;因此,許多末期病人焦慮與憂鬱是來自於耽心失能的過程,造成家人的麻煩。

二、如何因應末期病人的焦慮與憂鬱

(一)鼓勵病人說出他內心的想法:當病人願意說出他心中的悲傷情緒,此時,我們就讓病人發洩,有時病人發洩完後,心情會較愉快。有時病人說:「我覺得我越來越沒力氣,我知道我時間不多了」,此時家人或朋友常說:「不要想太多!」。其實,這樣回應病人,有時病人內心悲傷的情緒就會被中斷,因為它會認為你不了解他,甚至因而更焦慮與憂鬱。焦慮的是,也許病人想交代一些事情,但無法說出。如果改變回應的方式,例如:「那種感覺一定 很不好受吧!」也許可以觸動病人內心的感受,甚至能讓病人再多抒發一些內心的悲傷。

(二)允許病人流淚:哭,是最好的發洩情緒的方式,許多病人在大哭一場後,能用較理性的方式面對自己的處境,因此,允許病人流淚是很重要的。(三)與病人分享共同美好的記憶:與病人一起分享過去美好的回憶,及快樂的事。有時一同分享過去快樂的點滴,也會幫助病人看到原來生命不只有生病這一段,也有許多美好的一面。可利用:照片…來共同回憶;或共同分享曾經去過哪玩。

結語:焦慮與憂鬱是末期病人常見的情緒反應,此時家人的愛與關懷是最重要的,但如發現病人的情緒一直陷於低落的狀態,甚至想結束生命,仍需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,以確保病人安全。

留言功能已關閉。